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曹其真不信政府組織網上打手保駕護航 若然屬實‧愚蠢可笑 (30/08/2010)

曹其真不信政府組織網上打手保駕護航 若然屬實‧愚蠢可笑 (30/08/2010)

【本報訊】 對於有組織的網民充當網上打手,打擊那些政府不認同的言論﹐前立法會主席曹其真日前發
表題為《打手》博文,認為網上打手雖然護主心切,但是實在無必要急於出手為政府保駕護航,因為這樣非但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反而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她表示﹐堅決不敢相信打手中有一部分由官方組織的,一眾官員不可能如此愚蠢地動用公帑,用這種低劣的手法做出如此可笑之事。但如果真的有某些糊塗的人做了這種事的話,她奉勸快快收手。

曹其真日前在《打手》的博文中表示﹐ 最近由於身體不適,很多知心朋友不時來電慰問。奇怪的是﹐多數來電不約而同的會向她說
到互聯網上的網上打手。她表示﹐對於朋友們所說的網上打手這個奇怪的名字﹐她覺得既新鮮又難以相信和接受。經過朋友們一番解釋,她才明白原來上慣那些網的人,有他們習慣的語言,他們很容易分辨哪些網民是有組織上網充當打手,打擊那些政府不認同的言論的。有的甚至說其中也不排除有部分是有官方色彩的人士參與。

她說﹐自從她從立法會主席位置退下來後,除了主持自資的慈善會工作外,空餘時寫些生活
點滴和對澳門社會上發生的事情發表一些個人的看法,以填補生活上多餘的時間。

她認為﹐作為澳門的一名普通老百姓,寫一些時事評論,談一些個人對政府施政中出現的和
一些澳門市民大眾關心的社會問題的想法,屬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她說﹐她在澳門已不再擔任任何要職,只是一個清閒的老人,她執筆自娛並無什麼政治目的
,她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也已沒有任何的野心。雄心勃勃想為澳門社會服務的年代已成過去,這樣的年代也一去不會復返了。再說她下定決心主動退下主席崗位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自己年齡已大,精力和身體狀況已今非昔比。其二也無非是想將位置讓給年輕有為之人有機會向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不過令她萬萬想不到的﹐是因為她那些個人觀點引起了不少人的不安

曹其真認為﹐澳門一向和諧,現在偶有批評之聲,實在是澳門人開始關心政治的表現,是社
會進步的反映。對社會的進步﹐澳人實應感到自豪及高興。言論自由、關心政府施政是老百姓的權利和責任。在社會上樹立人人關心社會的風氣,亦是對推動社會進步具有積極意義的事情。我們應該正面引導並鼓勵,又豈有打擊報復之理。她認為,網上打手雖然心中護主心切,但是實在無必要急於出手為政府保駕護航,因為這樣的話非但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反而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再說如果真有必要,大可用真姓實名,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辦法,寫出論點供社會共同討論,她相信真理永遠是越辯越清楚的。她說﹐她有不少缺點,但是她容納不同意見、接受批評的胸襟還是有的。只要所列論點能讓她真正地心服口服的話,保證樂意接受而且還會對此深表歡迎。再說,她目前是一個完全手中無權、心中無私的人,大家大可不必如臨大敵。她批評得對的地方﹐政府不妨聽聽﹔批評得不對的﹐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她說﹐她自回歸後的十年在立法會工作,作為立法會主席的工作做得是好是壞該當別論,而她放棄所有私人業務,十年間從未為私事和任何一位官員接觸或提出要求,全心全意投入立法會工作,老百姓可能未必人人了解,但是行政長官和一眾官員卻不會不知情的。另外,網上打手如用卑劣手法無中生有、顛倒是非、混淆視聽、打擊報復﹐對她來說也屬對牛彈琴,因為她對此不感興趣,更不想浪費寶貴的時間去看那些無聊的東西。

曹其真在博文中最後表示,網上言論是自由的,如屬個人看法,發表不同意她的論點,她除
了尊重外還深表歡迎。但是如果說打手中有一部分由官方組織的話,她表示非但堅決不敢相信,而且覺得實在沒有必要。因為一眾官員不可能如此愚蠢地動用公帑,用低劣的手法做出如此可笑之事。再說政府還有很多大事未做,她深信我們的官員無論如何,不可能做這些無益社會之事。但如果真的有某些糊塗的人做了這種事的話,她奉勸快快收手,因為堂堂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千萬不能也不該任讓這樣不光彩的事情發生的。
新增於 8月29日

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官釋填海地批給默認還地債 (27/08/2010)

官釋填海地批給默認還地債 (27/08/2010)

【特訊】土地工務運輸局賈利安局長遵行政長官指出,函覆立法議員吳國昌要求填海新城諮

詢開誠佈公的書面質詢,聲稱填海地批給都會按照相關法律進行,原則上將優先考慮公開拍賣,而直至目前,並沒有將填海區土地批予私人實體。關於「還地債」問題,覆函承認過往政府曾因博彩業開放、調整城市規劃及實際需要徵用部份發展商及業權人的土地,將來會在適當時候向社會披露個案處理情況。

吳國昌指出,現屆特區政府設置新城填海區規劃工作小組開展初步諮詢工作,就應當開誠布
公,讓公眾在掌握實況的基礎上提供意見,特別是讓公眾掌握填海新城規劃B區已僭填土地的實況。政府覆函變相承認填海新城土地將會牽涉「還地債」問題,但要等「適當時候」才會披露,而對於質詢問題具體指涉的填海B區已僭填地涉嫌已內定的問題,更是完全迴避。吳國昌認為,所謂填海地批給優先考慮公開拍賣的原則肯定敵不過一幅又一幅內定「還地債」的安排。整個諮詢階段結束後仍不能開誠布公,實令人失望。
有關質詢問題及政府覆函全文如後:


書面質詢問題

一、特區政府啟動首階段填海規劃諮詢工作時,對於填海新城B區,只是主動聲稱「要完成
雙環雙軸的道路交通,相關民生基礎設施亦會優先建設」,但卻避而不談填海新城B區已僭填土地的實況。事實上,填海新城B區整體,包括已僭填土地,是否真的可以全用於道路交通及相關民生基礎設施?

二、早在中央政府未批准填海之前,澳門政府已經在填海新城B區範圍內僭填土地,其中一
幅曾用於作為炮竹煙花燃放區的土地剛填好就已「名花有主」,政府曾經解釋是為了「還地債」。到底特區政府尚有多少「地債」要還,是否就要在填海B區「還債」,能否讓公眾知悉?此外,在南灣湖內嘉諾庇大橋西側,政府亦曾填出縱容僭填面積逾八千平方米的土地,研究以賃制度及免除公開競投方式批予金銀島娛樂廣場有限公司用來興建一個酒店項目 ,按當年的溢價金制度計算,此土地的批地溢價金約一億四千六百萬元,但據二OO七年外地傳媒報導,由麗星遊輪與其母公司雲頂集團合NEW ORISO1公司已出資十四億六千六百五十萬元收購該幅土地的七十五%股權,差距令人咋舌,且已在議員一再質疑之下作出批給,縱容轉售圖利。這些例子都令人對特區政府的填海規劃深感疑慮。特區政府在現階段填海新城諮詢,可否開誠布公,說明該已僭填土地的實況,包括可否決定不作商業用途,不縱容賊價圈地圖利,而切實用於交通社會民生設施?否則,倘公眾在不掌握實況的情況提供的意見實不能影響已匹的用途,則這種諮詢會否成為假諮詢?

三、特區政府可否說明,填海新城各區是否存在其他早已僭填土地或內定「還地債」或早已
與個別私商共謀的具體批地發展項目?可否一併開誠布公讓公眾知悉?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議員吳國昌
二O一O年六月二十九日


賈利安回覆吳國昌書面質詢

「特區政府積極落實中央就新城填海區批覆文件中「科學規劃、合理佈局、集約利用」及「
通力合作、精心組織、加強管理、有序推進」的要求,以配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提升居民綜合生活素質、共建和諧宜居城市為規劃目標,並承諾新城填海區將不發展博彩業,而超過一半土地將用作公共交通設施、公共空間、綠化及其他公共設施。

同時,在是次「新城填海區規劃第一階段公眾諮詢」中,亦提出了完善交通基建、融入區域
發展、民生設施優先、打造海濱長廊、優化城市景觀、預留土地儲備、回應公屋需求、土地集約利用、設施立體複合等土地利用原則,進一步明確了新城填海區土地未來用途方向。

未來,新城填海區各幅土地的批給都會按照相關法律進行,原則上將優先考慮採取公開拍賣
形式。而直至目前,特區政府並沒有將新城填海區的土地批給予私人實體。

過往,特區政府在回歸前及回歸早年,因配合博彩業開放、調整城市規劃及實際需要,曾徵
用部分發展商及業權人的土地,未來不排除因應世遺保育及舊區活化,尤其是舊區因擴闊路面,繼續徵用私人土地,亦不排除將來以新城填海區土地作置換;然而,政府將秉承嚴謹的態度,合法、合理、維護公共利益的原則處理徵用土地個案,並在適當時候向社會披露個案處理情況。
對於新填海區和其他區域的基建工程、土地開發和項目審批,特區政府必定嚴格按照「工程
、取得財貨及勞務之開支制度」、「土地法」及「都市建築總章程」等相關法例的規定處理,並會透過各種途徑將訊息公開,適時讓社會知悉。

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 賈利安
二O一O年八月四日」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這不只是一份演後問卷....

關於這個演出,
關於這個城市,
關於你的生活,
你有什麼話想說?

請留下一點聲音....

演員簡介 : 黃杏翠

黃杏翠(翠兒)
你想得到快樂,請你脫下你的保護色,打開你的心,讓她進入;
不是快樂不想和你在一起,而是你不邀請她;
快樂不需吃力追尋,只需你細閱身邊一切大小事;
Come Baby~~~ 你快樂嗎﹖














2007年11月 澳門藝穗“CREB”之 創作演員


2007年11月 澳門藝穗《新世代實驗室4in1》中“牛佬日記”之 監製、舞台助理

2007年11月 澳門藝穗《新世代實驗室4in1》中“2049 1219”之製作助理

2007年10月 “聽見了,紅鼻子遇上橘色的天空” 助理舞台監督

2007年7月 曉角「新晉導演系列」“唐三藏 81.45th難”之演員

2007年6月 澳門大學與中山大學的“第二屆港澳台文化節”戲劇演出「在街角的某一天」之演員

2007年5月 「世界博物館日」之媽閱廟的故事的街頭演出演員

2006年12月 「劇場‧閱讀‧劇場」之環境舞蹈劇場:“聽風的卡夫卡” 創作演員

2006年度 「大專院校戲劇聯演‧戲功」之“澳門特產” 演員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創作人員簡介




音樂創作
李慧芬 Evonne Lei
作曲家 鋼琴家

澳門人,基督徒,中華傳道會澳門堂會友。任澳門及台灣教會司琴10餘年。

自幼在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接受音樂訓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對澳門的鋼琴教育不遺餘力,桃李滿門。及後赴台北音樂學苑深造現代作曲課程,1999年首度發行「非常澳門」專輯(Macau Sensation),亦曾在澳門藝術節發表作品《向左走‧向右走》音樂故事組曲及《巴黎琴緣,琴有獨鍾》鋼琴獨奏會。近期曾在澳門,香港,北京,南京參與舞蹈劇場《靜安寺路192號6樓》的演出及出版原創劇場音樂專輯,2006年為教育暨青年局《安徒生童話》創作多首樂曲,2007年在文化中心舉行“觸動”李慧芬多媒體鋼琴創作音樂會,2008年為澳門本土電影“澳門街”配樂。致力透過作曲及鋼琴演奏,創作具澳門本土特色的音樂及把作品推廣到世界各華人地區。

現任:中華傳道會澳門堂執事,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協會藝術顧問,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會員,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兼任講師及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鋼琴老師。


現場大提琴演奏
李凱明簡介

李凱明出生於澳門,於2002獲取?學金入讀美國亞比琳基督大學,其後於美國波士頓大學獲頒榮譽音樂教育系碩士學位。 李氏熱愛音樂,回澳後,李氏活躍於音樂教育工作。



燈光設計
鄭文仔 (人仔)

劇場光影流創作人及社區劇場活動策劃人。從1987年開始,一直全職從事劇場相關的創作、技術及行政工作。曾任『香港芭蕾舞團』駐團燈光設計師和『香港舞台設計及管理專業協會』董事,是演藝科技網站hkstage.net的發起人之一。近年參與即興劇場創作包括:《生活劇場系列-感受障礙》、《劇場實驗版-奇視歧視》及《癡膠花園-回演劇場單人Show》等。


錄像及聲音創作
林鍵均


林鍵均,88年生,畢業於澳門大學新聞及公共傳播系,拍板視覺藝術團成員,2007年開始電影及攝影創作,主要從事紀錄片創作,其作品曾入圍09、10年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


感想﹕

當我回想起自己對聲音的記憶,我記起,小學時,曾經有一段頗長的時間,每天下午放學回家後,一邊玩電腦遊戲,一邊留意樓下有沒有傳來父母回家的電單車聲音,以便我趁著他們回家路上關上電腦。那是一組這樣的聲音 – 首先是引擎聲、然後是放置頭盔的聲音、最後是泊電單車的腳踏聲。由於這是我每天都必會進行的「聆聽練習」,所以我當時能夠從聲音中分辨出,這是鄰居、街坊回家,還是我的父母回家。



不過,這種聲音已經消失了很久,樓下早已不准泊車,因為我居住的地方,是其中一個「世遺景點」。現在街上常常傳來的聲音,不免俗地換成是各種各樣的建築聲音,但如果你細心聆聽,你會發現當中不時夾雜著一點點麻雀的叫聲,如果你細心聆聽…



監 製
張楚誠,

表演藝術愛好者,積極參加各類戲劇工作坊及演出。石頭公社成員,首次擔任演員以外的角色,從中學習不少。更明白在這發生的任何事情也是多位“快樂王子”一同創造的。曾參與演出包括:《聽風的卡夫卡》, 《青春禁忌遊戲》,《日出》革新版《小城風光》,《聽見了,當紅鼻子遇上橘色的天空》,《天邊外》,等。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導演的話: 給所有發出聲音的 / 阿 j


這個關於《快樂王子》的作品,其實我不是從王爾德開始的。

它是從報紙上一篇文章開始的。去年(2009)排練《聽風的卡夫卡》北京版期間,發生了特區政府在北京舉辦慶祝回歸10周年成就展中涉嫌利益輸送的新聞事件,我看到報上一位新聞評論員的文章,使我突然有了一個構想,在北京演出中,放進了一封由快樂王子寫的信給演出中的節目主持人,講述這件令他氣憤的事。

關於快樂王子的想像便這樣開始了。

對我來說,這位寫文章的朋友,以及其他在這個城市裡,發出公義聲音的人,就如故事裡的快樂王子,看到別人看不到或視而不見的東西,他的力量也許單薄,但正因為這樣一種單純的力量,讓我們看到快樂其實是什麼,他生活在你我中間,有著相同的營役。像這樣的人們,對我來說,就是快樂王子。
這樣的人也許在哪裡都不是大多數,但其實也不少。

想做一個作品,關於這些人以及他們所發出的聲音。

因此,聲音是這個作品的重要部份,於是有了那些訪問錄音及其它為這個作品而創作的聲音。

從訪談中我們聽到許多真實的感受、各種對事件、過去、生活、未來等的所思所想,還有回憶、故事、笑聲……聲音真是質感非常豐富的了不起的東西,從中可以讓人閱讀到許多不同的能量。

這些聲音給了這個演出很大的幫助,以使最終得以完成。

感謝各位受訪者,以及把聲音重組再創作的Penny,他還拍了一段很美的錄像。

感謝演員們很認真地寫信和進行訪談,然後把過程中所得到的體驗和經歷凝聚在身體裡,最後以身體發出自己的聲音。

感謝慧芬,她所譜寫的鋼琴和大提琴合奏曲<寫給消失了的花草樹木和鳥>,是給已然消逝的濕地的一首輓歌。

感謝人仔叔叔,毎次都為作品帶來令人感動和驚喜的潤飾,這次做的燈光裝置,讓魚兒在水和燭光中暢泳,悼念已消逝的,也喻示著生命的延續,看到這一幕,心裡總是充滿感激。
感謝Oscar , 為作品一路護航和打氣。

還有各位寫信的人,是你們使演出發生,請繼續發出你的聲音。

還有小嫻,花了許多心思,做了一張精緻的手作門票,要人們好好保存,就如同快樂和聲音都是需要珍惜的。

感謝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快樂王子們。

希望藉這個小小的作品,給已經離開和仍然存在的,以紀念,以記錄,當下。

最後,快樂王子也仰賴著我們毎個人的存在,這是一個選擇題:To be or not to be。
                                                                                                         

演員--馮曉華Ceci Fong

感謝《是或不是,快樂王子》,讓我有了好幾個早晨午後凌晨與我的快樂王子們一起,談天說地聊個不亦樂乎。聽了很多故事,也說了很多。在故事與故事之間,有許多閃閃發亮的點點。有些我很羨慕,例如我就很羨慕東兒鉻洛在擁抱中成長;有些覺得佩服和讚嘆,像鄭冬的豁達、勇氣和對生活的心思;有些感到新奇,如從老二身上得到許多修身養心的資訊。《是或不是,快樂王子》的演員功課和練習,做起來感覺都是很自然而然,我覺得是很〝舒服〞的。這整個過程就像一首溫柔而堅定的散文詩。謝謝《快樂王子》喜歡我的故事,這些功課有《快樂王子》陪著走。能這樣真幸福。




2006年開始接觸劇場。同年年底首次參與石頭公社之舞蹈劇場演出<聽風的卡夫卡>(澳門文化中心,2006)。2007年正式加入石頭公社。演出作品包括:《聽風的卡夫卡》環境舞蹈劇場,澳門(澳門文化中心、青洲木屋區)、曼谷、廣州(2006-2009);《靜安寺路192號六樓》舞蹈劇場,南京、澳門(2008);《CREB反應結合蛋白》舞蹈錄像裝置(非)現場演出,澳門(2007)。

演員--葉穎雯

葉穎雯,字蛙,號文迪,澳門出生及成長,現職OL,不吸煙不化妝不戴CON,樣貌辨識度低,經常被誤認為某某人之親戚女友同學同事銀行teller等,彷彿我是另一個“她”。



感想

導演安排的錄音功課,讓我思量好一陣子,思前想後,決定訪問某組織的成員,但基於受訪者的組織政策,我吃了閉門羹,在提出邀約訪問之前,我曾與該組織接觸,她們說過一句:『幫得一個得一個,做得幾多得幾多,我們亦不作拯救者。』踏實沒有光環的說。

接觸後的初步理解,她們開展的服務與支援,在衡工量值的社會,顯得很低調且難以覺察,尤如風吹過,沒留下痕跡及落葉,不能吸引大眾眼球;我曾用“傻勁”來形容該組織人員的堅持態度,她們的援助方式與我理解的,顯然有很大落差,原來尊重,就是極大的幫助─非關物質與金錢。

這個沒有進行的訪問,未能用聲音留下任何紀錄,或許有些態度、微小的力量,本來就不易被記錄及察覺,卻踏踏實實地在城市中行進及流竄著。

演員--林詠欣

林詠欣,畢業於澳門大學心理系。由2003年開始成為石頭公社會員。於2002年首次參與石頭公社的演出──《拾遺記》。其後一直熱衷於參與不同的演出;當中的劇目包括:《靜安寺路192號》、《聽風的卡夫卡》、《聽見了-當紅鼻子遇上橘色的天空》等。林氏並於2004年開始致力投入於兒童藝術教育之策劃及行政工作。


感想:


這是一個尋找快樂之旅。即使有快樂王子在自己身邊,也許他們會盡力把快樂傳遞出來,或是想辦法令你快樂。可是,能不能得到快樂,全是靠自己的力量。對我來 說,這個尋找的過程是苦的,因為要把一向抓得牢牢的東西跟別人分享,還要學習把那東西放開。我不知道最後我能不能做到最後一個階段,因現在的心情還有一點 複雜。二零一零年八月十九日。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石頭公社最新小劇場作品:《是或不是,快樂王子》

《是或不是,快樂王子》由王爾德的著名童話《快樂王子》出發,參與計劃的成員開始籍由寫信給這個傳說中的快樂王子,去試圖摸索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所守護的快樂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寫信過程中,各人把發生在身邊的事和感想,聽到和看到的關於這個城市的一些事,點點滴滴地告訴快樂王子,就如故事內那隻在城市中到處飛翔探視的燕子。

最後,演員對一些人進行了訪談,內容環繞著這個城市的生活感受,並邀請本地年青錄像工作者林鍵均進行錄像及聲音創作,該作品同時亦邀請了本地音樂工作者李慧芬作曲,由李慧芬及李凱明進行鋼琴和大提琴的現場演奏。


作品通過聲音記錄、身體、錄像、音樂,加上演員們集體創作而成。
 出於環境保護,該演出不作紙本宣傳,所有有關資料皆可在該演出部落格中瀏覽。




排練中....














08'2010@comuna      photo by 小龍

排練中......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第6封信

快樂王子:


你好。
我剛自中國回來,在旅途中,想起你。


在旅程中,幾乎毎一天的溫度都高達38-40度,儘管我們還是無畏地走在街頭,但郤感到腳底下的路在燃燒和溶化,城市的人們已經寸步難行,戶外工作是最艱辛的苦差,能停的都停了,小部份有條件的人留在室內有冷氣的地方,大部份沒條件的躺在地鐵、隧道、任何陰涼的角落,車站、廣場、樹下躺滿人;看著美麗的景色,我們無法多停留,連呼吸都有困難,偶而有幾滴風吹過,立時感到大自然的恩賜,如沙漠清泉,隨即也會想到,如果有一天,風不再吹呢?
地球,已是不適宜居住的地方。


在紀錄片《愚蠢年代》中,當2055年世界落入一片汪洋之中時,倖存的人類從電腦檔案中發現了一堆人類在以前所做的蠢事,其中一些,就是花費大量的金錢和資源去發動各式各樣的戰爭,使用各種武器,用各種方法破壞和摧毀,所耗費的,遠比建設為巨。

看,我們都幹了什麼?

如果地球要倖免滅亡的災難,科學家說,毎個國家要重新回到發展中國家的生活狀態才有希望,那就是說,我們要過自足、簡單、不持有的生活,要降低生活需求,減低物欲和各種欲念的擴張,政治要援助而不是破壞,不再爭奪資源和土地,不再無休止地開發和使用,所有企業都要節制、削減、要花精力去如何少用資源和減低污染上,要所有人改變金錢至上的生活模式和觀念,要整個社會不再以消費主義為經濟模式,要所有人自動降低生活品質,即我們要像大部份中國人印度人非洲人那樣生活才可以。

現在有幾多人願意割捨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只為了長遠的、自己可能無法看得見的未來?
可能開少一會兒冷氣、少開幾盞燈都很難辦到…


在王爾德的年代,快樂王子只需要把身上的寶石送給有困難的人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但今天,我們這些身上擁有太多的人,要捐錢反而是最容易做到的,但要減低生存的條件和慾望郤像是怎也辦不到,為什麼?
那些讓城市不斷擴張的人們,可否停下來看看,我們最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快樂王子,你可以送給我們多一點樹、多一些清涼的風和舒適的天氣嗎?






14/08/2010旅途上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每張宣傳品都是風景








我知道已經有人在問門票了。各位白走了一趟的朋友,請讓我解釋這張票的故事。

好想有一件東西是被珍惜的,即使它只是一張門票。

談宣傳時,導演早就決定了不要大量複印的flyer,因為不環保的原故。在眾多劇場宣傳品中,通常flyer的下場都不是很幸運,它們即使到達了對口的觀眾群手裡,因為現在宣傳已經太多了,無論做得多好,還是很難逃得過被丟棄的命運。

我自己都是個flyer killer,即使是書簽,也常常忘記了夾到哪本未看完的書裡去。多多少少,因為書簽也還是很易得。丟失了,就去書店再取張免費的唄。

有時我懷疑,其實是因為太多了,於是不在意。

我家裡有很多手造的錦盒,父母珍藏了很多他們小時候的黑白照片。相紙是凹凹凸凸的磨砂珍珠面,每張都好小好小,白邊都有用上很細緻的花邊切紙。然後他們會用黑畫紙做內頁的相簿,貼好四個相角,仔細地把照片安放入去。過了很多年,這些一片片的小相片每張仍散發著一種被珍惜的氣氛。

因此我覺得是這種東西,不是大量的、不是你隨時可以找另一張去填補的,沒有了就不會再可以補償東西,才會讓人珍惜地保存下去。

因為那些照片那麼微小和脆弱,於是反而被珍而重之地對待。

其實設計早就定好了,我花了好多天去找打印的紙張。又想它是珍珠質感的,又想它是防水的,而且還要雙面印而不掉色。甚麼版本的紙都試過,後來我問媽媽,媽媽說那種相紙叫”咪紙“。我問:哪個”咪”,她說:斷估係口字邊個”咪”啩。時代推展至找不到”咪紙”的年代,八十蚊五張的油畫布紙印出來居然還不及當年的相紙精緻。但我已經盡力找過了,再沒有了就是再沒有了。我想:難怪在這個年代,甚麼都不再珍貴。

花邊剪這種東西我在石仔之前的演出《聽見了,當紅鼻子遇上橘色的天空》時已經用過了,但對照父母的舊照片,發現與以前的精緻度相差太遠,我查了一晚,才發現以前用的是海歐牌花邊切紙刀,單看包裝已經覺得真是個老東西,它切出來的花邊比現在文具店的花邊剪刀細一倍。為了這把切紙刀,我上淘寶下訂單,加快三天等它回來,今天終於抵達,在街上忍不住馬上拆開來看,看見那花邊如此細細,覺得很感動。最後用上來,有兩個位置有點銹也有點鈍了,但我喜歡得不得了。

因此,親愛的朋友,我們已經在努力切紙中,請耐心等待。

最後,請好好保存,即使它只是一片紙片;請好好保存,因為它只是一片脆弱的紙片。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由小嫻寄出

快樂王子:

我知這個雕像不是你。不過我整理舊相簿,才發現你不在基座上,你是否曾經就在我們的合照中?